杜甫秦州杂诗赏析十五
凤林戈未息①,鱼海路常难②。
候火云峰峻③,悬军幕井干④。
风连西极动⑤,月过北庭寒⑥。
故老思飞将⑦,何时议筑坛⑧。
(十九章,忧乱而思良将也。时边境未宁,故尚须远戍。风连欲动,谓吐蕃西竟。月过加寒,谓北庭无将。此借秋景以慨时事。又是年子仪召还,故望筑坛而任飞将。【黄注】候火承戈,悬军承路。【旧注】风连二句,写边秋景色。今依卢注另为之解,于末句思飞将意,却有关合。)①《水经》:河水又东历凤林北。《秦州记》:枹罕原北名凤林川。《旧唐书》:凤林县,属河州,本汉白石县地,属金城郡。《一统志》:凤林关,在今临桃府兰州。②《唐书》:天宝元年,河西节度使王倕克吐蕃鱼海。又《李国臣传》:以折冲从收鱼海三载。③谢灵运诗:“平明望云峰。”云峰,喻候火之炽而高也。④《蜀志》:郑度说刘璋曰:“左将军悬军袭我,国无辎重。”又:邓艾伐蜀,悬军深入。《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易》:“井收勿幕。”注:“井口曰收,勿遮幕之。”【卢注】凡军旅所在,必资井泉。汉时耿恭整衣拜井,水泉涌出。曰幕井干,水竭可知。⑤《上林赋》:“左苍梧,右西极。”《楚辞》:“余夕至乎西极。”⑥《班彪传》:南匈奴掩破北庭。【卢注】李嗣业初为北庭节度,乾元二年,同围邺城,正月卒于军中。【朱注】是年七月,郭子仪以鱼朝恩之谮,罢闲京师。⑦故老,自谓。后汉胡广疏:“谘之于故老。”前汉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号曰汉之飞将军。刘峻诗:“飞将出长城。”⑧《高帝纪》:汉王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军。
唐尧真自圣①,野老复何知②。
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③。
藏书闻禹穴④,读记忆仇池⑤。
为报鸳行旧⑥,鹪鹩在一枝⑦。
(末章,慨世不见用而羇栖异地也。自圣,见说言不能入。何知,见朝政不忍闻。故欲挈妻子而偕隐。禹穴在蜀中,仇池在同谷,时未有定居,故两地皆欲借栖。十月,公往同谷。季冬,遂赴成都。未章盖已自计行踪矣。)
①《封禅文》:“君莫盛于唐尧。”《书大传》:尧以唐侯升为天子。《周书》:“仆臣谀,厥后且圣。”此讥肃宗也。②《列子》:“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钦不治欤?问之在朝,在朝不知。问之在野,在野不知。”此暗用其意。③《陈情表》:“无应门五尺之童。”④《庄子》:子路曰:“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吴越春秋》:禹登委宛之山,发石,得金简玉字之书。山中有一穴,深不见底,谓之禹穴。《杜臆》:旧注引《吴越春秋》以证大禹藏书之所。但吴越所记,乃在会稽;而公所闻,乃蜀之石纽,禹生处也。知公适秦之初,已有入蜀之意。⑤萧悫诗:“读记知州所,观图见岳形。”《仇池记》云:仇池百顷,周回九千四十步,东西二门。上则冈阜低昂,泉流交灌。公之倦倦于仇池者,盖为是也。《英雄记》:许靖过仇池,树下有碑,靖驻马,一览无遗。⑥鸳行侣,指同朝旧友。古诗:“厕迹鸳鹭行。”⑦《庄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诗疏》:“桃虫,今鹪鹩,微小黄雀也。”左思诗:“巢林栖一枝。”刘克庄曰:唐人游边之作,数十篇中间有三数篇,一篇间有一二联可采。
若此二十篇,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网山《送蕲帅》云“杜陵诗卷是图经”,信然。以入秦起,以去秦终,中皆言客秦景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