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非遗:在一截竹子上雕刻出万千气象,雕刻出古今中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9-02-15 21:31:46
竹,给人以销魂的美感;竹,又具虚心高洁的品格;竹是高雅、纯洁的精神文化象征。不琢不成器,雅竹虽好,但需精雕细琢,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早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已经形成。公元初到10世纪的竹雕,形象生动、古朴。竹雕的形象雕刻工艺始于公元7-10世纪,其中最有名的是刻有花鸟纹的竹制尺子。到了10-13世纪,竹雕艺术在雕刻艺术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公元4世纪到19世纪末,竹雕艺术达到了鼎盛,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文人画的勃兴,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致使竹雕艺术空前发展。
天水市气候宜人,水质甘美,物产富饶,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树木丛生,产在天水的或移植的竹子,因受气候影响韧性很好,经得起多次弯曲、打磨。这样的因素,使竹子雕起来难度很大,而价值却不低于牙雕角雕。文化名城天水的竹雕艺术作品将雕刻工艺高浮雕、低浮雕、镂空、圆雕融为一体,其造型之独特,品种之繁多,在国内外属于罕见。
一件件典雅、明快、秀美、舒逸的竹雕作品,充分体现了天水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它既可登皇宫之室,又可入平民之家,有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目前,竹雕艺术品收藏升值快,需求量大,已成为艺术品收藏潮流。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竹雕技艺的前景一片光明,我们拭目以待!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管理
举报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