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红色福地两当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1-13 12:03:56 / 个人分类:纪实
据有关媒体报道,2013年1月6日到7日,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深入到两当县和徽县,调研经济社会发展,考察“两当起义”旧址,缅怀革命先辈光辉业绩,看望慰问广大老党员和困难群众,用真心真情将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了广大群众的心头。
2012年10月、11月,我先后两次在陇南市摄协刘浪主席的邀请与全程陪同下,和我市、麦积区部分摄协会员,到陇南几个县采风,有幸深入到两当云屏乡、城关镇采风,并在两当县文化局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两当兵变纪念馆,先后在天水在线、中国甘肃网飞天论坛、价值中国网等发表介绍两当兵变的图文六组(篇)
受王三运书记考察“两当起义”旧址,缅怀革命先辈光辉业绩的影响,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让更多的人走进红色两当,了解缅怀革命先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2013年1月12日,天水在线组织12名博主,怀着对红色两当的美好憧憬与向往,我随大家一起再次走进陇南市两当县,到“两当起义”旧址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通过前往“两当起义”旧址参观,缅怀革命先辈光辉业绩,让大家的心灵再次得到了净化,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和先烈们无私无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在参观的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听着讲解员王小霞饱含激情的讲解,大家不停地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着革命历史、记录着刘林圃、许天洁、习仲勋等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利用周六休息的时间,长途奔波近200公里,天水在线组织博主开展的2013年第二次大型采访活动——走进“两当起义”旧址,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现实、教育意义。
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天水、放眼陇南与陇原大地,走出天水,为宣传陇南、乃至甘肃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天水在线、天水媒体和摄影人做出的有益尝试。
两当和陇南的很多县,1985年前都属天水的行政管辖,无论在历史、地域、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和天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感情与联系。
这次采访活动得到了陇南市委宣传部,陇南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两当县委,两当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两当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宣传部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参观采访活动路线,副部长、外宣办主任全程陪同采访,保证了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两党县领导扎实的作风、两当人的厚重与热情,也深深地感染了采访团的每一位成员,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给了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动。
青山秀水、红色福地,美丽的两当小城,勤劳朴实、厚道善良的两当人民,我们对你们有了更多的理解、了解,也从此增加了更多的牵挂与祝福!
两当,我们还会再回来的!
红色福地两当行
http://bbs.gscn.com.cn/thread-663046-1-1.html
1932年,由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领导发动的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两当起义”( 又称“两当兵变”)就发生在两当县。
1929年起,中共陕西省委派人到杨虎城部陕西骑兵第三旅二团二营开展兵运工作。1930年4月,经陕西省委同意,该营建立了党委,习仲勋任书记。1932年3月,营党委准备利用该营即将从驻扎地凤县、两当县出发前往徽县换防之机发动起义。起义地点确定在两当县城,起义后部队前往旬邑县与刘志丹率领的革命武装会合。
1932年4月2日零时,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两当县城的宁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5人领导西北军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200余名士兵发动了“两当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两当起义”打响了甘肃境内革命武装斗争第一枪,有力支援了陕北的斗争,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在陇原大地播下了红色的革命火种,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两当县委宣传部王副部长、外宣办王主任的带领下,天水在线采访团来到了“两当起义”旧址。“
两当起义”旧址位于两当县城关镇南街20号(张家大院),为三进院建筑格局,据考证为嘉庆5年(1800年)建筑。现有房屋5座20间418.74平方米,搭建厦房4座8间166.57平方米。共有建筑面积586.31平方米,三进院占地853.33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439.65平方米。该院的前院为1932年4月初两当兵变时二连官兵驻地;中院二层阁楼为习仲勋、刘林圃等领导人的办公用房,后院为马厩和仓库。
走进“两当起义”旧址,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强烈的“红色旋风”。一处处革命遗址、一桩桩先烈事迹,世代相传,经久弥新。一边聆听解说员的讲解,一边仔细观看展出的照片和文物,满怀深情地追忆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两当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秀俊告诉大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两当县有关人员即开始搜集“两当起义”的历史资料。1956年10月,时任两当县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的虎志道写信给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同志,想详细了解兵变始末。11月6日习仲勋回信称:“知道了你们关心‘两当兵变’的情况,我很高兴。”他在信中回忆两当兵变的经过: “1932年春,我们在两当县城曾举行过一个营的兵变,这次兵变是在营委领导下进行的……我当时担任党的营委书记。我这个营原驻陕西凤县双石铺、杨家店子(今两当县杨店乡)一带,1932年春,奉命移防甘肃徽县(团部在徽县),原计划到徽县后起义。行至两当,因为士兵的革命情绪十分高涨,遂于当晚12时举行兵变,打死3个反动连长,营长王德修越墙逃跑,除机枪连一部分士兵和武装外,其余都掌握在我们手中。”习仲勋的这封回信原件现存陕西省档案馆。
李秀俊说,两当县还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的第一站。1935年8月3日,徐海东、程子华领导的红二十五军转战陕西,进入两当县城,并解放两当,两当因而成为红军进入甘肃的第一站。1936年9月18日,红二方面军驻扎两当五天,在两当留下了革命的火种,为推动革命形势发展、实现三大主力会师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秀俊说,1980年1月,兵变旧址被两当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两当县的努力,兵变旧址分别于2004年、2006年被确立为市、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中宣部公布两当兵变旧址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两当县被中宣部等4部委列为第二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县。
起义时使用过的驳壳枪、穿过的军装、戴过的军帽都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我们虽不能越过岁月去握一握、穿一穿、戴一戴,但我们可以用目光细细抚摸,追忆中国革命史上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岁月———
81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在兵变旧址和纪念墙参观,还是聆听讲解员讲述背后的故事,我们依然能够为那段历史感到热血沸腾……
应朋友的要求,现将本人所发图文链接发在博文后,以便大家系统欣赏与了解,不妥之处,万望指正批评!!
http://blog.tianshui.com.cn/?uid-39486-action-viewspace-itemid-101079走进“两当兵变”纪念馆(一)天水在线 http://blog.tianshui.com.cn/?uid-39486-action-viewspace-itemid-101081走进“两当兵变”纪念馆(二)天水在线
走进“两当兵变”纪念馆(图)
http://bbs.gscn.com.cn/thread-662810-1-1.html中国甘肃网
走进两当兵变纪念馆(二)
http://bbs.gscn.com.cn/thread-662809-1-1.html中国甘肃网
走进“两当兵变”纪念馆(三)
http://bbs.gscn.com.cn/thread-662813-1-1.html 中国甘肃网
相关阅读:
- 寂静的乡村 (烟雨阁, 2013-1-10)
- 真情祝福——寄语天水在线 (天水在线, 2013-1-11)
- 天水在线 走进“两当起义”旧址 (安建华, 2013-1-12)
- 天水在线走进“两当起义”旧址 (天水在线, 2013-1-12)
- 精品鉴赏 (天之狼, 2013-1-13)
- 天水在线走近“美丽两当 红色福地”(上) (胡杨林, 2013-1-13)
- 天水在线走近“美丽两当 红色福地”(下) (胡杨林, 2013-1-13)
- 华歧龙头寺的由来 (辛启荣, 2013-1-14)
- “美丽秦州.非常记忆.文化惠民”系列报道活动(七)非物质文化遗产.熊氏古琴制作技艺 (秦州文化馆, 2013-1-14)